-
富锦"双百工程"聚力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
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,富锦市以"双百工程"为抓手,通过创新服务机制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强化产业链招商等举措,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创新服务机制保障项目落地 富锦市成立项目论证专家委员会,实施首席服务专员制度,对30万吨燃料乙醇、锦西灌区等省级重点项目实行"承诺制审批"。疫情期间,通过"不见面审批"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核准,争取国省资金7.56亿元、专项债5亿元,引入社会资本12.5亿元实施9个PPP项目。建立复工复产服务专班,为2156名返岗员工提供防疫保障,规模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%。 二、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依托象屿集团66亿元粮食仓储物流项目,形成玉米深加工、肉鸡养殖、稻米循环经济三大产业链。诺潽生物制造产业园完成12个发酵罐安装,香稻粮食物流产业园8栋低温库主体封闭。引进科乐福大米面膜等精深加工项目,延伸农产品价值链。目前7个省百大项目全部开工,32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3.8%,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.5%。 三、多维度优化招商服务体系 出台《招商引资奖励政策》,对引进超2000万元工业项目给予奖励。组建北京、杭州驻点招商分队,通过"云招商"签约30万吨速溶胶粉等项目。搭建园区公共管廊等基础设施,吸引医诺生物等用电大户落户。累计接待客商76批次,签约项目总投资10.5亿元,34家企业正在对接洽谈。 四、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纾困 落实"暖企十五条"政策,为57家企业协调贷款3.65亿元,兑现各类补贴222万元。建立"政银企"对接机制,帮助企业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34户。开展防疫专项巡查,发放消毒液等物资400余件,指导企业实施错峰生产,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。
2025-08-29
-
富锦经济开发区:绿色食品产业集聚新高地
近年来,富锦市以黑龙江富锦经济开发区为载体,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。随着多个重点项目落地投产,当地正加速构建从粮食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2016年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后,富锦经济开发区确立了"一区多园"发展模式,重点打造绿色食品、生物医药、对俄贸易等五大专业园区。依托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,开发区将"粮头食尾""农头工尾"作为核心发展方向,推动玉米、水稻等农作物向淀粉糖、氨基酸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化。 二、重点项目带动效应 开发区已吸引25家企业入驻,形成以粮食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。其中,投资超60万吨的玉米淀粉项目实现当年投产,并衍生出植酸钙等下游产业链;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年转运能力达300万吨;万亩水稻公园创新融合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功能,成为三江平原首个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。 三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富锦市建立项目服务专班机制,通过并联审批、容缺受理等创新举措,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80%以上。开发区配套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、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,实现"五通一平"标准。在收储旺季,多部门联合保障粮食运输畅通,单日最高处理送粮车辆达3500台次。 四、未来发展路径 按照规划,富锦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培育三个方向:一是延伸玉米深加工产业链,开发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产品;二是建设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,拓展国际市场份额;三是推动"生产+物流+旅游"三产融合,打造绿色食品区域品牌。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生态,力争建成三江平原最具影响力的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。
2025-08-28
-
富锦市创新招商模式打造黑土产业集群新引擎
黑龙江省富锦市近年来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机制,聚焦农业资源优势,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通过整合资源、优化服务、强化配套,富锦市逐步形成以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,为区域振兴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构建专业化招商体系 富锦市成立多个招商专班,形成市级统筹、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。通过建立产业项目库和招商图谱,重点对接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龙头企业,实现精准招商。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技术资源,同时借助商会、协会平台拓展招商渠道。 二、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富锦经济开发区规划"一区六园"布局,涵盖生化科技、绿色食品、对俄贸易等领域。累计投入4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,建成区实现"五通一平",入驻企业33家。正在推进的污水处理、热电联产等项目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提升园区竞争力。 三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围绕玉米、水稻、大豆等主导产业,富锦市引进深加工项目推动转型升级。玉米产业链形成从淀粉到氨基酸的完整体系;水稻加工向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;依托非转基因大豆优势发展油脂、酱油等精深加工。同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牧养殖全产业链建设。 四、优化项目服务机制 实施重点项目"双百工程",建立专项推进机制。通过领导包保、部门联动、全程代办等方式加快项目落地。目前已推动24个产业项目开复工,涵盖农产品加工、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,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持续动力。 富锦市通过系统化招商策略和产业链培育,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转型,为黑龙江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。
2025-08-27
-
【富锦市招商】富锦泵站昼夜攻坚筑防线 万顷良田润泽保丰年
在黑龙江省招商引资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,佳木斯富锦市锦西灌区骨干工程建设进入攻坚阶段。该项目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国家级重点工程,施工团队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工程建设,全力抢抓施工黄金期,泵站主体结构浇筑取得阶段性进展。工程建成后,将显著提升区域农业灌溉保障能力,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支撑。 一、锦西灌区骨干工程承担着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的战略使命。该工程位于佳木斯富锦市核心产粮区,被纳入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,以渠首泵站、输配水渠道等为核心建设内容,旨在构建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排体系。项目通过科学引调松花江水替代地下水灌溉,可根本性改善区域因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的水位下降问题,工程规划辐射灌溉面积达百万亩级别,对巩固国家商品粮基地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 二、施工现场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模式保障工程节点。建设方严格执行人员健康监测制度,所有施工人员实行生活区与作业区点对点闭环管理。在建筑材料运输、设备安装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项防疫流程,每日进行环境消杀并落实分餐措施,确保施工进度与防疫安全协同推进。在泵站核心作业区,混凝土浇筑采用三班倒连续作业方式,工程机械与人工协作有序推进防洪闸、主厂房底板及挡阻墙等重点部位施工。 三、工程核心技术指标彰显节水生态双重效益。据建设资料显示,灌区采用国内先进的泵站提水技术,输水渠道铺设高标准防渗材料,可实现年节水千万立方米量级。通过构建地表水替代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配置模式,能有效修复区域水生态环境,遏制水土流失风险。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将显著提升耕地质量,推动水稻等主粮作物品质升级,形成“水清、田沃、粮丰”的良性循环。 四、项目建设进度按期达成阶段性目标。现阶段渠首泵站主体混凝土总浇筑量已完成数千立方规模,工程关键构筑物基础建设基本成型,土方工程总体量已完成数十万立方建设。根据施工节点规划,下一阶段将转入机电设备安装及渠道衬砌工程。项目整体建成运行后,可形成系统化、网络化的现代灌排体系,每年稳定保障百万吨级粮食产能的灌溉需求。 该工程同步配套智能灌区管理系统,通过远程监控、自动测流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配水,为三江平原农业现代化升级提供示范样本。随着工程稳步推进,黑土地将获得可持续的水利支撑,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的根基更加坚实。
2025-07-25
-
富锦市优化发展环境 精准招商引资促发展
富锦市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立足资源禀赋、平台支撑和产业基础,通过实施以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、环境招商等举措,突出要素保障,推动招商工作向精准化、实效化迈进。近年来,富锦市通过强化领导带队对接、优化营商环境,成功吸引一批重点项目落地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 (一)优化营商环境,筑牢招商“强磁场”。富锦市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“生命线”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行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受理”等服务模式,简化审批流程,压缩办理时限,为企业提供全周期、一站式服务。围绕企业发展需求,出台涵盖税收减免、土地供应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明确要素保障措施,让企业引得进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同时,加强园区平台建设,完善富锦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,实现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通讯等“七通一平”,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硬件支撑。通过系列举措,富锦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优势。 (二)聚焦精准施策,提升招商“含金量”。富锦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精准定位招商方向。作为三江平原核心区域的农业大市,富锦市依托优质粮食、绿色农产品等资源,重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、绿色食品制造等产业,通过产业链招商延链补链强链。围绕主导产业,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,靶向对接国内外知名企业,推动产业集群发展。同时,发挥已落地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,实施以商招商,鼓励企业引入上下游配套项目,形成“引进一个、带动一批”的倍增效应。此外,富锦市注重要素招商,在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强化保障,确保项目落地后能够快速投产达效,提升招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。 (三)强化领导推动,凝聚招商“向心力”。富锦市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,形成“主要领导亲自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各部门协同推进”的工作格局。市领导带头外出招商,高频次对接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,2022年累计外出招商27次,赴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福州、长春、晋江、厦门、绍兴等地,与恒基伟业集团、飞鹤集团、浙江华康药业股份、天津世纪天龙药业、中伦集团、上海康拜、盼盼食品等企业深入洽谈合作事宜,推动项目对接取得实质性进展。2021年,富锦市签约项目15个,签约金额114.8亿元,实际利用内资18.48亿元;2019年至2021年,全市累计落户项目51个,签约金额282.37亿元,招商引资成果持续显现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2025-07-01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
